“寧愿自己踏破腳板,也不能讓老百姓耗時費力,還錯過調解的最佳時機。”海安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員額法官唐小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基層人民法庭工作的十年里,無論案子簡單還是復雜,她都要跑到現場去看看。從海安樞紐的“咽喉重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到東瀕黃海的老壩港灘涂,她的腳步遍布轄區四個區鎮、近500平方公里的街區巷陌、田間地頭。
十余年間,唐小紅共審結各類民事案件2990件,調撤率達71.96%,2100余起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在她的調解下握手言和。多次被南通中院表彰為人民法庭審判標兵,獲海安市委市政府嘉獎六次、記三等功一次,被省高院記個人二等功一次,2023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稱號。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多到現場查看核實情況,是唐小紅扎根基層法庭一線十年養成的習慣。這源于2013年她剛到法庭審理的一起贍養糾紛。原告王老太獨居在一間老舊平房里,女兒說要將她送到一家護理院,讓兩個兒子一起出錢,由此引發了矛盾。初次到王老太家了解情況時,唐小紅感覺到有調解的可能,便有了二次登門。
那天,唐小紅再次來到王老太家,在蟬鳴聲中挽著褲腿坐在“趴趴凳”上與王老太“閑聊”。對著這個沒有架子的女法官,王老太漸漸打開話匣子,說起了自己的顧慮。原來,她的老伴去世時留有一筆錢放在大兒子那邊,女兒覺得不公平,才提出要送她去護理院。
“您放心,我一定能找到一個好辦法。”看著滿頭白發的老人,因夾在兒女間愁容滿面,唐小紅寬慰道。此后,唐小紅多次跑村里,一方面跟王老太的兒女溝通,另一方面跟村里對接,商定王老太老伴留下的錢該如何處理。最終,多方共同協商確定,將錢交由村里保管,王老太有需要時支取。兒女間的心結解除了,沒有與兒女對簿公堂,王老太臉上笑開了花。
分家析產、鄰里矛盾、家長里短……在基層一線的人民法庭面臨的案件大多包含著濃厚的情感糾葛。“每個案件往往關系著幾個家庭甚至幾代人能否和睦相處。”唐小紅深知,只有深入現場了解事實真相,有針對性地做調解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消除雙方當事人心理上的對抗,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唐小紅常常為了辦一個案子跑上好多趟。“轄區方圓幾百里的老百姓我都熟識了,每次從鄉親們家門口路過時,大家都會親熱地喊我到屋里坐坐。”
邁出的是腳步,溫暖的是民心
“多到現場跑跑,多和老百姓聊聊,就會發現卷宗上看不到的事實,這樣即使調解不成,也有利于增強內心確信。”多年來,唐小紅認真傾聽每一個訴求,從嚴從實審查證據。
她曾受理一起排除妨礙案件。張老伯認為供電公司在其農田上方架設電線桿、在農田下方埋線,給其生活留下安全隱患,多次向相關部門投訴,并將供電公司訴至法庭。
為了弄清雙方對土地范圍、是否侵權方面存在的爭議問題,唐小紅邀雙方一起到現場實際勘查測量土地界址,并請當地村干部見證。爭議內容弄清楚后,張老伯看著在泥濘田埂上來回忙了一上午的唐小紅,不禁感慨:“無論最后結果是什么,我相信法院是公正的。”
“有時裁判效果不好、群眾不接受,這些是表象,主要根源還是群眾工作沒有做到位。”該案張老伯的服判息訴,讓唐小紅更深刻地感受到,民事審判要明辨是非,平衡各方利益,更好地實現定分止爭的效果,就是要多上門開展司法為民服務,“邁出的是腳步,敲開的是家門,溫暖的是民心。”
為了順利完成鑒定,她先后5次陪同原告至被告機械廠;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她與當事人一起在占地450畝的廠房間來回奔波……現場跑得越多,和老百姓打交道越頻繁,唐小紅“走現場”的信心就越堅定。2022年3月,唐小紅離開了熟悉的基層人民法庭,轉戰民一庭,接觸的是專業性更強的勞動爭議、建設工程、民間借貸、商品房銷售合同等糾紛,但她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她說,法官的一言一行,當事人是可以感受到的,唯有腳踏實地,才能不辜負群眾的信任。
多一些人情味,往往能事半功倍
李堡法庭管轄海安東片,最偏遠的老壩港鎮距法庭單程就有近30公里,為了讓當事人少花錢少跑路,唐小紅經常到鄉村巡回審理案件。人到哪里,法庭就設到哪里。
2021年重陽節那天,唐小紅在海安市角斜鎮老莊村村委會組織了一場調解。兩位老人因交通事故引發的賠償爭執不下。唐小紅一方面向原告高老伯釋明合理損失,另一方面引導被告張老伯積極應訴,并以重陽敬老為切入點,動員張老伯的子女幫助父親解脫困境。最后,張老伯的女兒主動承擔了幫父親還款的責任,兩位老人解開心結,握手言和。
“我們不能就案辦案、機械辦案,只要能多一些人情味,往往就能事半功倍。”唐小紅熱愛鄉土的煙火氣,也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和柔情善斷調和鄰里糾紛、守護眼前的萬家燈火。
家事矛盾中,孩子往往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過程中,唐小紅注意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一起離婚案件中,父母都爭取對孩子小李的撫育權。小李跟自己的女兒同齡,這讓唐小紅非常心疼。她聯系到老師,去學校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小李的想法。二人從學習聊到生活,再到興趣愛好,唐小紅時刻關注著小李的情緒,臨別前,還贈送了小李兩本學習書籍,反復叮囑他要好好學習。
在法庭工作期間,唐小紅經常提前準備一些“禮物”,有青少年愛看的書籍,也有玩具。她希望這些微薄的力量能夠讓家事案件中處于困境的孩子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關心。
她常說,要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要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要換位思考老百姓的難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自己經得起檢驗,才能辦好案辦鐵案
就是這樣一位熱心腸、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女法官,有時也有“不近人情”的一面。
那是獨立辦案之初。在一起案件的現場調查過程中,代理人突然拿出一套化妝品要送給她。唐小紅立刻表示拒絕,但對方仍不放棄。拉扯中,唐小紅嚴肅表示:“要不你收起來,要不我拿回去上交,你決定吧。”從唐小紅毫不猶豫、認真嚴厲的神情中,代理人看到了她的決絕,遂在尷尬中打消了自己的念頭。
唐小紅的“不給面子”,讓“有心”之人切實感受到了“距離感”。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這個高高個子、不施粉黛的女法官看似文靜纖弱,骨子里卻有一股韌勁兒,性子耿直、極有原則。
“一紙裁判是關系每一位當事人命運的大事,心存不廉,就會導致行為不公。我們只有自己經得起檢驗,才能辦好案辦鐵案。”自從穿上法袍,唐小紅便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時刻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做到慎言、慎行、慎獨。2022年,擔任審判團隊的團隊長后,她對成員們的第一要求便是清正廉潔,帶領團隊深入學習貫徹“十個嚴禁”,嚴格執行三個規定,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主動凈化“朋友圈”,杜絕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
年均辦案300余件,年度結案數連續多年在院內名列前茅,她所承辦的案件無一起瑕疵案。
“本人承諾:恪守《廉潔自律準則》,做到廉潔司法、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發揮表率作用……”2023年2月9日,在晉級人員集體談話會上,唐小紅鄭重簽訂《履職承諾書》,自覺接受監督,確保廉潔公正。
肩上有天平,心中有正義。憑著對法律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唐小紅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用一雙“鐵腳板”踏出一方和諧,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灑滿阡陌鄉間。(花卉 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