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站上三尺講臺,他數十年如一日,躬耕教育園地31載,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他理想信念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先后獲得“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南通市勞動模范”“感動南通·教育人物(群體)”等榮譽。他就是現任江蘇省海門中學副校長、南通市海門證大中學校長的陸漢兵。
無怨無悔,身先士卒展園丁情懷
陸漢兵追尋教育夢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大學畢業后在海門市江濱中學(初中)工作了五年,2005年,正在教育局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科科長任上干得順風順水的他,被選派到悅來中學主持工作。三年的時間,曾經全區高中里生源和質量都“墊底”的悅來中學教育質量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并創建成為省三星級重點高中。從此他就在普高的世界里扎下了根。他熱愛教育,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從悅來中學到三廠中學,再從三廠中學到實驗學校,他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理想,用不懈的奮斗豐盈理論,用純粹的熱愛踐行教育本質。
2021年,當組織要調動他去證大中學主持工作時,已經年過半百的他沒有猶豫。因為他知道,這是一片他未曾涉足的教育園地,組織安排他去,他就一定要去,這里一樣可以創造精彩。
陸漢兵深知“學校管理既要拼智慧,也要拼毅力”,因此,他時刻用腳步丈量校園,用行動引領變革。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要求教職工做到的,他首先做得更好。來到證大中學的第一個學期,他是披星戴月的趕路人。證大中學距離城區20多分鐘車程,他每天堅持5:30起床,晚上往往11:30左右才能休息。陸漢兵每天都要在校園里轉上四五圈,常常能發現別人沒有在意的問題。除了觀察課堂的質態、師生的狀態等大的方面,他還會觀察教學樓的衛生、實驗樓和電教樓的使用、教職工的崗位職責等小的地方。面對學生因習慣不良而低效高耗,甚至浪費生命的現象,他從一個個細節入手抓養成教育:倡導各班先“立讀”5分鐘左右,鼓勵學生主動提問、質疑、表達,指導教師進行良好習慣地點撥……堅持一段時間后,很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習慣變好了,學習主動性強了,也學得高效、輕松了。
因地制宜,先進理念領學校發展
變化的是任職單位,不變的是教育理念。陸漢兵始終堅持“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讓所有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的辦學理念,依托證大中學“德·真”文化,挖掘學校特色,探索實施路徑。
隨著“雙減”和核心素養的落地,陸漢兵積極拓寬育人渠道,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他常常把“實踐出真知”放在嘴邊,認為學生的成長、問題的暴露、課程的建設等都需要從實踐中獲得,鼓勵孩子們走出教材、走近生活、走向社會。因此,在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科學理論基礎知識之外,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開展生涯規劃系列活動,組建學生心理健康社團,開發“審美·藝術”課程群,建設師山話劇團和戲曲社團,推行體育俱樂部制,構筑社會實踐大課堂,新學期入學時舉行入學儀式,每月組織政教處開展主題月活動……。2022年承辦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學科育人南通實踐”主題調研活動,同年成立了南通市陸漢兵德育名師工作室。
面對四星復評的繁重工作,陸漢兵一直堅持“自己做”,以此為契機和抓手,來提高學校整體管理水平。從硬件設施的更換配備,到軟件設施的提升、校園文化的建設等方方面面,統籌規劃,分工合作。陸漢兵對管理團隊和全體教師說:“有問題,來找我。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就這樣,他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驗收標準,逐條內化,然后對照工作找差距、補不足,逐步把驗收標準上的每一條都做細做實做到位。大而化小,繁而化簡,于2022年4月份完成所有材料的收集、整理、編寫、上傳等工作,并于8月份收到江蘇省教育評估院發來的免于現場考察的反饋意見,實實在在帶動了學校整體質量的提升。
面對證大中學是全區唯一沒有省級課程基地這一尷尬的現實,陸漢兵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建設有證大特色的課程基地。綜合學校的師山書院文化,最終決定挖掘張謇對高中學生的教育價值和內涵價值,開發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技術課程,致力于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把培養學生的“國家思想、實業知識、武備精神”作為培養人才的目標。“2022年江蘇省中小學課程基地與學校文化建設項目”——《大生技術課程基地》成功立項。
陸漢兵意識到師資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增長點,積極為教師搭建成長平臺,多次承辦省市級教研活動。他深知教師唯有讀得多、見得廣、想得深、做得實,才能走得遠。一年來,證大中學邀請省、市級領導專家來校指導十余次,極大地拓寬了教師的眼界。同時,陸漢兵深知制訂合理目標、形成共同愿景的重要性,他創立了一套“相對卓越”評價體系。制訂一個相對“卓越”“優秀”“合格”的標準,把目標分解到每一個年級、學科和師生,鼓勵大家“跳一跳摘桃子”,用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不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廉潔自律,高尚師德強人格魅力
清風涼自林谷出,廉潔源從自律來。陸漢兵常常告誡自己,時刻把師德師風放在首位。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都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指手畫腳的權威,沒有頤指氣使的嬌嗔,沒有追逐權利的奢望。
他把明師德、樹信心、增動力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首先自己以最自律的狀態、最昂揚的斗志、最勤勉的奮斗投入工作,用自己的言行告訴自己也告訴他人:教育是奉獻而不是索取,是公益而不是功利。同時,他反復與班子成員和教師們談心談話,開展雙周一次的業務宣講,提認識、鼓干勁,并提出以行政干部作風帶教風、以教風帶學風,通過分層管理逐級傳遞動能,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每個人都要帶出一支隊伍。陸漢兵充分認識到開展“領導班子廉潔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在學校黨總支的統一領導下,結合“三會一課”安排,組織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和黨課。借助海門的地域文化特色,厚植紅色基因,將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放在張謇紀念館、官公河紅色基地、招商重工等場所。定期開展黨員組織生活會,深入調研、查擺問題、深刻剖析、明確方向,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促進黨員隊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錘煉黨性、砥礪品行,推出了證大中學“榜樣教師”系列宣傳報道。
堅持過程管理,做到管理的民主化、公開化。陸漢兵切實推進校務公開工作,把它作為學校民主辦學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常規性工作來抓。強化民主監督,堅持把涉及學校發展的重大舉措以及涉及人、財、物等重點領域和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作為公開的重點,及時公布收費依據、標準等政策,認真做好財務管理、物資采購、教師績效、師生評優等熱點問題的公開工作,接受群眾的監督。以制度建立為抓手,實現校務公開工作責任制,同時在工會的組織下成立教代會,鼓勵教師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結合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予以解答。
四星復評時,學校的硬件設備維護工程誰來施工,這個問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陸漢兵堅決地說:“堅持原則,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不要來講人情。”照章辦事,按規則辦事,這是他的口頭禪;不講“人情”,不知“變通”,是他的原則。唯有堅守底線,才能行穩致遠。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在陸漢兵的帶領下,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南通市平安校園”“區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特等獎”等省市區榮譽多項,學校入選市“四有好教師”建設團隊,教師群體中有多人在省市區教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