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走向田野,從村官成長為書記,他敢想敢為、務實清廉的信念始終不變。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多年來,他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頑強的作風,清廉的形象,扎根鄉村、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奮力實現父老鄉親的富民希望,圓滿完成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用辛苦指數換回了美麗鄉村的幸福指數。
他先后獲評“江蘇好青年”“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員”“江蘇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南通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大賽優勝獎”“海門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他,就是現任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廷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吳勝樺。
敢想敢干,“一村一特”助推產業振興
吳勝樺所在的廷奎村位于悅來鎮北,村域面積3.09平方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集體經濟薄弱,振興基礎較差,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5萬元。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號召和支持下,吳勝樺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及多次深入浙江桐鄉、江蘇鹽城等地實體考察,探索發展桑蠶種養殖“一村一特”項目。果能食用深加工,葉能養蠶結繭,且由于桑樹的生長特性,既能村集體大面積種植,也能號召百姓小范圍實驗。項目確定后,吳勝樺開始思考品牌打造,成立“百年義興農產品有限公司”,注冊商標、設計品牌logo,并與蘇州大學蠶桑研究所達成知識產權的合作共識,進一步完善品牌文化,突出品牌理念。
2020年6月,“一村一特”項目正式啟動。廷奎村采購蠶種,招募本村村民以園內桑葉喂養,另通過向周邊農戶收購蠶繭,送往浙江桐鄉加工成桑蠶絲棉。由于蠶繭品質較高,擔心加工方偷梁換柱,吳勝樺凌晨1:30出發前往浙江加工廠監督。到達后,加工方以已接下其他客戶訂單為由,表示蠶繭需延遲一天交付。在吳勝樺的據理力爭下,加工方老板最終說出實情,提出用品質較差的蠶繭與該村高品質的蠶繭對換,私下將差價返給吳勝樺。吳勝樺嚴詞拒絕,并要求按時保質交付。最終所有蠶繭順利在當天晚上11點加工成蠶絲棉。吳勝樺用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保證了集體資產的安全。
為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吳勝樺定期邀請村監委會成員、民主理財小組,對每一階段的收支單據、財務報表等進行審核,并對群眾關心的財務管理問題予以解釋,讓村級財務在陽光下運行。
敢闖敢為,“農文旅景”打造休閑驛站
產業強起來了,村民富起來了,但吳勝樺不滿足于此,他將眼光投放到農文旅景融合發展新高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推進“一村一特”從單一模式向產業融合提升。2021年,吳勝樺堅持“以農促旅、以文強旅、以旅美景、以景興農”戰略,精心設計建設集種植、觀光、旅游于一體的休閑農業生態旅游園,占地面積30畝,并創立農文旅品牌“彩虹Young”,成為全區首個村文旅特色品牌。目前,“彩虹Young”研學基地也被授予蘇州大學研究生教學實踐基地及南通市海門區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稱號。可提供的研學服務涵蓋黨史學習教育展覽、桑葚黃桃的水果采摘、龍蝦螃蟹的垂釣、小樹林BBQ燒烤、真人CS、養蠶文化深度體驗、彩虹跑道彩虹屋打卡等多個項目,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小村莊初見雛形。
2022年,吳勝樺立足近三年來“一村一特”項目的發展基礎,加速產業融合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下,完成特色產學研基地建設項目,對現有果桑園進行提檔升級建設。建設5畝連棟大棚,解決果桑病蟲害、鳥類、蒼蠅啄食等情況的發生,既確保了桑果生長品質,又為游客提供高質量采摘環境。同時,與蘇州大學蠶桑研究所、揚州大學、海門區農業農村局、海門區老科協聯合打造建設海門首家蠶桑文化展示館,對全國及海門層面的蠶桑文化歷史變遷、傳統文化、生產工具等進行展示,對廷奎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所產出的桑葚鮮果、桑葚花露酒、桑蠶絲被、桑芽茶等初、深加工產品陳列展覽,由點及面宣傳桑蠶文化及蠶桑效益,帶動更多新型職業農民投入蠶桑產業的同時增加農文旅項目的可玩性、可看性,吸引更多游客參觀游覽。
敢作敢行,“民生畫卷”繪就村美民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基層待的時間越久,吳勝樺的目標就越清晰——為群眾多做點事。他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每一分錢都花到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的刀刃上,用在為老百姓解決民生實事的細節上。
近年來,通過經營收入、一事一議等籌資方式,累計農路硬質化2萬米,安裝路燈210盞,實現全村農路硬質化全覆蓋、路燈亮化全覆蓋,確保群眾出行安全和便利。針對部分河道水系不暢,泥沙沉積,高效開展水利疏浚工程,累計實現疏浚土方5萬余方。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累計投入各項資金31.5萬元,共計制作垃圾分類亭10座,垃圾圍擋固化水泥地20座,制作各類公益廣告30余處,拆除鴨鵬50多只,清理泯溝200余條,投放魚苗5萬余尾,竹籬笆美化柴堆120余座。針對義興路、長耀路、天裕路等主干道沿線岸坡美化工程,通過大中型挖機相結合,大力實施岸坡治理工程,種植法國冬青、紅葉石楠、克魯梅斯草等綠化植物,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秸稈回收綜合利用累計220噸,租地造林面積87.72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500畝。在大力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的過程中,吳勝樺事必躬親,凡涉及村級重大事項均實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特別是村基建工程項目的招標、工程建設質量、進度、驗收審核和資金撥付追加等情況,牢牢把握廉政風險點,系牢防控安全帶,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徐徐鋪開村美民和的優美畫卷,也顯著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敢言敢當,“群策群力”促進行穩致遠
群眾的事群眾商量著辦,大家的事大家參與著辦。2021年,在新建二號橫河南路時,為將路面寬度最大化,必須將距離路面過近的三棚集中整治。部分群眾發出了反對的聲音,有些不肯搬,有些要賠償,吳勝樺便來到村民小組長家中,將涉及到的小組村民集中召開民主決策會議,采取集中商議、集中表態、集中簽名的方式,充分發揮群策群力作用,最終妥善處理三棚整治難題,道路硬化達到預期成效。整個決策過程公開化、透明化、民主化,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和歸屬感得以激發,干群黨群的信任基石更加穩固。
作為最貼近群眾的“身邊人”,吳勝樺深知唯有堅持廉潔自律、民主決策才能行得更穩、走得更遠。在村“兩委”會議上,他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定期組織開展廉政主題教育,學習關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部署要求,真正做到黨的廉政方針在一線宣傳、社情民意在一線掌握、各項工作在一線落實、矛盾糾紛在一線化解。他經常性地帶領村“兩委”成員結合實際工作、崗位職責,以自檢自查和幫助互查的方式在工作、生活中開展問題查擺,進行深刻剖析,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圓滿推進,為廷奎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的的基礎。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吳勝樺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心系百姓、勤政為民,爭做愛崗敬業、敢于擔當、團結協作、廉潔自律的表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信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