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862ci"><dfn id="862ci"></dfn></del>
  • <strike id="862ci"><input id="862ci"></input></strike>
    丑劇終落幕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高管違紀違法案件警示錄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7-07 閱讀:0

    基本情況:

    張單華,男,漢族,1973年5月出生,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1995年8月參加工作,200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南通市通州區審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通州區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原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總經理,南通高控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張單華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282.7萬元。2022年8月9日,被通州區紀委監委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2022年10月27日,被通州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吳曉東,男,漢族,1978年1月出生,江蘇南通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99年8月參加工作,200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南通市通州區政府投資項目工程建設中心辦公室主任,通州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通州區政府投資項目工程建設中心總工程師,原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副總經理,南通高控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吳曉東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289.07萬元。 2022年10月29日,吳曉東被通州區紀委監委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2022年12月12日,被通州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丁志偉,男,漢族,1978年3月出生,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200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南通市通州區審計局辦公室主任、固定資產投資決算審計科科長,原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財務總監,南通高控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丁志偉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財物292.4601萬元且掩飾、隱瞞部分犯罪所得,2022年6月25日,被通州區紀委監委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2022年10月28日,被通州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6萬元。

    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的核心載體,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近年來,通州區持續加強區屬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堅定不移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企業素質明顯提升,國有經濟穩步發展。但在國有企業破浪遠行的同時,一些國企領導干部卻忘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自甘墜落在欲望深淵……

    南通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是由南通市人民政府授權南通高新區管委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2017年底,高新區總公司逐漸由單一型融資平臺向國有投資建設公司轉型,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作為精通財務和工程管理的業務骨干被組織派往高新區總公司擔任領導班子成員,擔負著開疆辟土、改革探索的重任。三人躊躇滿志、雄心勃勃,都想大展身手、干出一番事業。但為何這三人剛剛登上國企高管的舞臺不久就相繼腐敗、黯然謝幕?

    粉墨登場,角色錯位唱歪戲

    時間回到2018年,此時由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組成的高新區總公司領導班子基本搭建,公司順利實現了由政府平臺到實體化企業的平穩過渡。張單華作為公司的總經理、主要負責人,負責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吳曉東的分工側重于工程,主要負責建設投資;丁志偉是財務總監,主要分管財務融資方面工作。這一年,公司通過“內外選聘”組建壯大了人員隊伍,超額完成了124億融資業務,有序推進了市政道路、自營廠房、代建廠房、安置房等工程項目,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朝著更加有序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高新區總公司每年現金流水高達100多個億,作為負責人的張單華,手中集中了大量的權力。無論是資金支付審批還是重大事項決策,都是張單華的“一支筆”“一句話”。久而久之,張單華就把自己當成了總公司的“當家人”。白天談業務、晚上談應酬,認為這就是一個公司老總應有的生活狀態。八小時之外要是沒人請吃飯,甚至都要反問自己最近是不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高新區工程建設體量大、造價高,有些安置房小區建設動輒就是十幾個億。一些工程老板想方設法與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交朋友、攀親戚,為了討好他們煞費苦心。看到衣服不好,就量身定制;手機舊了,馬上換新;孩子開學、放假,主動接送,春節還少不了發個紅包;節假日或雙休日精心安排宴請,生日也要送上祝福……只為在高新區的工程項目中分一杯羹。

    馬某就是這樣一位善于“經營”的工程項目老板,僅僅三年間,馬某就與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打得火熱,經常一起打牌吃飯喝酒,相處得好像自家兄弟。張單華、吳曉東在工程項目承接、支付上頗為關照馬某,一旦有馬某的工程款需要支付,總是爽爽快快地簽批。投桃報李,馬某在短短三年時間以各種名義送給張單華、吳曉東各110萬元人民幣。

    在體制內任職期間,吳曉東曾有過一段短暫的企業幫辦經歷。幫辦期間,吳曉東常常跟著老板四處送禮,耳濡目染下養成了用金錢衡量權力、用權力置換金錢的價值觀,信奉“一切向錢看”“辦事找關系”,把送禮拉關系當成社會人際關系的主流。

    “這些年我腦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賺錢,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生意人’。”吳曉東坦言。

    2021年,馬某借用南通某公司的資質順利承接了高新區某小區2.3億的工程項目,在此期間張單華、吳曉東不遺余力地給予了關照。事后,馬某專程請張單華、吳曉東夫婦吃飯,并在飯后分別送給兩人一只鼓鼓囊囊的手拎袋,其中裝了40萬元現金。

    此外,馬某與負責工程款審批結算的丁志偉也十分交好。為了能夠順利結算工程款,僅三年間就送給丁志偉102萬元人民幣。馬某和丁志偉的老婆沈某某是同鄉,按照輩分,沈某某是馬某的長輩,馬某便多次以孝敬長輩的名義向丁志偉送錢送物。

    因為分管財務審批和投融資業務,丁志偉認識三十多家銀行行長,其他券商、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工程老板更是數不清。這些人因為業務需要對丁志偉幾乎言聽計從。有朋友需要辦貸款,找個銀行行長輕松搞定;有親戚要承包工程,找個工程老板打打招呼。在這種阿諛奉承中,丁志偉十分享受,覺得自己沒有辦不成的事,沒有支使不動的人,覺得自己是個“能人”了,自稱喝酒要喝“臺子”,抽煙要抽“華子”。工作之余丁志偉還經常找人打打球、游游泳、約約牌,追求起高品質生活。有兩次因為通宵打牌暈厥,此后才稍有收斂,改為別人打牌他看牌。看別人打牌時,丁志偉還喜歡跟人要“喜錢”,總是按捺不住賺小便宜的心理。

    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在高新區總公司這個舞臺上剛剛亮相就把自己扮演成“當家人”“生意人”“能人”,優親厚友、親清不分,慷國家之慨、謀個人私利,忘記了黨員干部身份,忘記了黨紀國法紅線,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意。利散人盡,所謂的“兄弟”“朋友”在接受審查時毫無保留地將行賄行為悉數交待,三人眼中的“兄弟姐妹情意深”在法律的威嚴下瞬間瓦解。

    荒腔走板,手攬大權謀私利

    高新區總公司每年的融資項目就高達上百億元,由財務總監丁志偉具體負責。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政府隱形債務置換無疑是標的巨大、利潤豐厚的香餑餑,各類金融機構四處打探消息、躍躍欲試,甚至同一個機構的不同部門也爭奪十分激烈。

    2018年丁志偉上任后,便陸續有金融機構負責人登門拜訪,送幾張購物卡、幾瓶酒、幾條煙,聊表心意、徐徐圖之。某銀行客戶經理李某近幾年來一直在南通地區開展業務,通過朋友引薦認識了丁志偉,經過“用心”交往,李某與丁志偉儼然成為親密無間的“知心好友”。

    2019年,高新區總公司承擔的一些政府債務到期,需通過金融機構辦理置換貸款業務。在丁志偉的引見下,李某相繼結識了總經理張單華和副總經理吳曉東,并前后送給張單華60萬、吳曉東30萬人民幣。投之以桃,報之以李。2021年1月,李某所在銀行放款2.9億元給高新區總公司下屬的高新區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用于歸還中信銀行的中長期流貸。這筆2.9億元的置換貸款業務,綜合成本僅為6.25%,緊貼當時的融資成本控制線。

    融資業務看似復雜,涉及融資金額、成本、期限等方方面面,但總是繞不過總公司領導層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在李某眼里,搞定了這三人,就相當于搞定了融資業務的全部流程,為此他打著“感情牌”,持續經營著與領導層三人的關系。經常以送丁志偉女兒去外地上學的名義,帶他們一家三口外出游玩,食宿上安排高檔酒店、高檔餐廳,出行上安排專車全程接送,可謂盡心盡力、細致周到。2020年下半年,李某多次去高新區總公司拜訪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希望能夠將一筆中收業務由商業承兌匯票改為銀行承兌匯票,用來增加匯票的市場流通性。為此,李某送給張單華、丁志偉各20萬、吳曉東10萬元現金,拜托三位領導在總經理辦公會上可以一致通過該筆業務。

    公司的議事決策機制,在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面前成了一紙空文,作為高新區總公司的最高議事機構總經理辦公會,長期由他們三人說了算。例如融資業務一般由融資保障部形成初步方案,經分管領導丁志偉和總經理張單華同意后,提交總經理辦公會討論,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投票表決后,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通過,三人自然大開方便之門,坐收漁翁之利。

    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三人明修集體討論之棧道,暗渡利益輸送之陳倉,相互勾結、里應外合,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手不收斂,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敬畏,大搞權錢交易,把黨組織多年的培養教育置之腦后,心無敬畏、行無約束、頂風違紀、膽大妄為,最終咎由自取、身陷囹圄。

    丑劇落幕,悲歡離合唱不盡

    “每年單位和個人的廉政風險點排查都由辦公室代勞,每次組織生活會也是走過場,沒有人真正提及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未有過紅臉出汗的效果。久而久之,廉政防線就完全失守,整個公司廉政建設出現問題也是必然的。”張單華在懺悔書中寫道。

    “我曾經對女兒說過,爸爸一定盡全力給你想要的,因為你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今生化成女兒來討債的。可現在,我非但不能償債了,還給女兒帶來她無法承受的傷害……”被留置后的丁志偉淚流滿面、悔不當初。

    “我們三個小丑各自上演了自己的丑劇,真的造成了這種外界說的塌方式腐敗。現在我們三個人犯了錯,給公司丟臉了。”吳曉東說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曾經的意氣風發,變成了方寸之地來回踱步的無盡惆悵,曾經的志得意滿,變成了冰冷鐵窗里遙望自由的悔恨交加……人生如戲但不是戲,戲可以彩排可以重演,但人生無法重來。張單華、吳曉東、丁志偉的這場角色錯位、權力越位、以權謀私、貪婪任性的丑劇終于在唏噓中落下了帷幕。(王婧)